| 1 总则 |
| ╁2 术语和符号 |
| 3 基本规定 |
╁4 地基岩土的分类、工程特性与地基承载力| 4.1 地基岩土分类 | | 4.2 工程特性 | | 4.3 地基承载力 |
|
╁5 浅基础| 5.1 埋置深度 | | 5.2 地基承载力及基底偏心距验算 | | 5.3 沉降验算 | | 5.4 稳定性验算 |
|
| ╁6 桩基础 |
| ╁7 沉井基础 |
| ╁8 地下连续墙 |
╁9 特殊地基和基础| 9.1 软弱地基 | | 9.2 湿陷性黄土地基 | | 9.3 陡坡地基与基础 | | 9.4 岩溶地基与基础 | | 9.5 挤扩支盘桩基础 |
|
| 附录A 桥涵地基岩土的分级 |
| 附录B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C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D 岩基载荷试验要点 |
| 附录E 冻土标准冻深线及冻土特性分类 |
| 附录F 台背路基填土对桥台基底或桩端平面处的附加竖向压应力的计算 |
| 附录G 岩石地基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的应力重分布计算 |
| 附录H 冻土地基抗冻拔稳定性验算 |
| 附录J 桥涵基底附加压应力系数α、平均附加压应力系数α |
| 附录K 桩基后压浆技术参数 |
| 附录L 按m法计算弹性桩水平位移及作用效应 |
| 附录M 刚性桩位移及作用效应计算方法 |
| 附录N 群桩作为整体基础的计算 |
| 附录P 沉井下沉过程中井壁的计算 |
| 附录Q 沉井下沉过程中刃脚的计算 |
| 附录R 按支护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原理的水平土压力计算 |
| 附录S 直线形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计算 |
| 附录T 圆形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计算 |
|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